队里德高望重的丧事掌门人

崇明农村民风朴实、厚道,如那家遇到急事难事,大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丧事,从我有记忆至今,一直是一个生产队全体社员,或是几个生产队邻舍共同关心,大家参与的。生产队里从陪夜(亡者脱气之前的前几夜,长的10多天)开始,一直到亡者入土、烧总台为止。一个生产队,那么多人家,那么多人,连续一段时间,总要有人尽心尽职,出来统筹、协调。能够承担这种任务的人,要有几个必备条件:第一、要非常熟悉这套治丧流程;第二、在老百姓中,德高望重,大家尊重他,听他指挥,农村里土话叫“喊得拢”;第三、此人必须要有一个好身板,一身好力气,一个好脑筋。

这三条,缺一不可。这样的人选,是在长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磨练出来的,并且能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

根据我小伯的陈述:六、七十年代的治丧,一般经过如下几个流程:

一、闻丧讯不令而动

死人以后放炮杖,等于是向周边邻里宣告家有丧事。炮杖原来是在喜庆中燃放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才逐步沿用到丧事上,老百姓说,这叫“送开船”,沿用至今。凡听到三声炮杖,周边人们的第一反映是谁家有丧事了或谁谁谁开船了。听见队里有丧炮,我小伯总会第一个赶到现场,指导丧家处理后事。本家先将死者遗体移至公堂屋右侧,让其躺在用毛凳(没有凳横档的凳子)搁着的簾子上,给死者穿上新鞋子,揩好身,换上新的内衣。脚跟头,点上蜡烛,放上火盆。丫头们,一边哭,一边折银子送给死者路上付路费。另外,本家与我小伯商量发孝事项及报丧对象,组织第二天分地区的报丧队伍;商量治丧期间的菜单,确定厨师傅队伍;安排当天晚上烧小夜饭(一般以面条为主食)的掌勺人,后半夜的看夜人;落实好乐队、扎库人等有关事宜。

二、巧安排有条不紊

主丧人(一般指大儿子)带着弟兄姊们商议,方案确定后,按预先的分工,男的负责买菜,女的负责买几个领头的寿衣,包括大衣、帽子、领带(女长辈包括丝巾)等。第二天早饭过后,本队的邻舍,自行把自家屋里的台凳用粉笔在背面写好名字,送到办事人家的场心上。我小伯一边指挥送来的台凳放在指定的位置,一边组织有关人员在公堂屋前先用毛竹、竹头搭好架子,然后铺上簾子并用铅丝固定好,形成遮阳避雨的治丧专用棚子。在崇明话里,这个棚子的名称叫“牚”。死者的穿衣、整容,是在丧事的第二天,也就是烧床柴那天进行的。穿衣、整容前,要卸下前头屋的门板摆放遗体。如死者属长辈的,要用上首门板;而死者是幼辈的,一般用下首门板,如要用上首门板,必须征得长辈同意。

等女儿们买好衣服回来,约上午十点左右,组织有关人员给亡者理好发,穿上新衣,并将死者躺的公堂屋门板,移至公堂屋正中央。前面放上自家屋里的百仙台,台子的前面放上蜡烛、香炉,正中央放上几碗豆腐小菜。台子与死者躺的门板中间用三根竹架子分开,上面用被单挂好,一般被单上挂遗像。

三、报丧人听令行动

因当时通信条件极差,六、七十年代,没有手机,连电话也很少,传递信息只能靠人,靠11路电车(走路,当时自行车也少见)。我小伯按照本家提供的名单和地址,安排相关人员去完成这个任务。这里有几个细节说明:①报丧人不管下雨与否,须带好一把黑伞,并且要伞头朝前,这是报丧的一个标志;②报丧人到达目的地,向有关人员通报情况,并说清烧床柴、大殓的具体时间并代表主丧本家发出参加治丧活动的通知,一般要求烧床柴当天去吃晚饭;③按崇明农村的老规矩,报丧人到家,总要吃一点东西,那怕吃一碗白开水(热天喝口井水亦可),说明此事已办好。④被报丧的主人如客气,请报丧人进门就坐,烧一碗蛋(有的还留点心,即中饭)并支付辛苦费人民币2元左右。七十年代前,报丧铜钿只有二、三角钱。

四、丧事礼五花八门

1、竖幡杆

即竖幡杆木头。顾晓东先生在《崇明方言笔记——卷一》中写道:“遇有丧事,以前崇明的风俗习惯还要在宅前树立起一根高高的幡杆木头,上挂一面白旗,表示此宅上有丧事。因崇明地势平坦,无遮无挡,丧家宅前树起高高的幡杆,就是昭告邻舍亲友,算讣告的一种方式,也是以前人们群发信息的一种办法。幡杆木头接勿着铜勺柄,崇明人用以死者儿女尚幼,还不能成人接班。”

小伯还向我介绍了有关细节:幡杆木头要求竖二根,用对木,即又细又长的长梢木头。通常私人家里没有,我们这只角浪,以前到长兴镇木行租借。另外,幡杆木头用稻草分级,每岁一节,最上面扎三角白小旗和白灯笼。由于地域做法不一,这里有二个地方可能与晓东老师的笔记内容有差异:幡杆木头是竖二根还是一根?长兴镇角浪是竖二根,文中说的是一根;稻草分级的问题,是更具体化。我的观点:入乡随俗,不求统一。认可竖幡杆木头是我们过去乡村办丧事的一种习俗就可以了,但多数地方是竖二根幡杆木头的。

2、扎库、扎荷花灯

扎库、扎荷花灯,是为送烧床柴作的准备。我小伯一般在人死的当天,就要落实第二天扎库、扎荷花灯的人。什么是扎库、扎荷花灯?就是在本家或借邻居家场地,用芦头、纸、浆糊、线等材料,扎一顶轿子、四盏轿灯、四个轿夫、24盏荷花灯,为欢送死者作准备。七十年代前扎的库很简单,就像当年百姓的生活场景一样。现在扎库,总要扎一栋二层楼的楼房以及死者家里用的生活用品,如灶头、锅子、洗衣机、空调、自行车、汽车等,扎库的内容摆设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3、哭经(亦是烧床柴前的悼念仪式)

小伯告诉我,除在给死者着衣后,要哭梳头经外,还有多种哭经仪式。在烧床柴当天下午二、三点钟开始,由本家组织几个会哭经的女人,轮番哭七七四十九场,为死者西行的路上通关提示,扫清障碍。九千七是女儿送的盘缠,用于黄泉路上沿路买通路道。二万四是儿子送的盘缠,用于在阴间买田置宅。哭经时,要说明这些盘缠都是亲男女送的,钱的来路是清清白白的,血筋都掰得出的,不然会被关卡上当作来路不明而没收。哭经的内容里,还包括提示死者如何化钱通关,买通黄泉路上的各个关卡,如何在阴间买田置业、开宅建家等内容。旧时为防止遗忘,在死者的脚跟头放二只茶盅,一只是空的,一只放49粒黄豆,哭完一场,往空碗里放一粒黄豆。到后来,吊孝哭经也商业化了,哭九千七和二万四经,成为一种有关人员的专门职业,走家串哭,收费服务。

4、烧床柴、发孝、折(跪)长辈

烧床柴、发化、跪长辈是崇明丧家悼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正式开始欢送亡灵。八十年代后,丧家从烧床柴前的下午开始,要请乐队入场(有的双套,既有西洋乐队高奏哀乐,又有民间乐队吹唢呐),老和尚开始念经。

4.1、烧床柴

是吃好夜饭以后进行的丧仪。刚吃完夜饭,小伯一方面在指挥队里男社员清理灵堂前的吃饭台凳,另一方面要求大家还做三件事:1、在宅边物色好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铺好稻草,等会放轿子;2、在灵堂的前面抬出扎好的轿子,(轿子里放上牌位),请出四个待差(即扛轿子人)让他们在轿杠上喝酒待命。同时,在轿子的北边放一张大的方凳,凳中间放三只简单的过酒菜,凳四边放四只酒碗、四双筷子,用以招待待差。待安排就绪,化一点银子,算是本家给扛轿子人的工资;3、从灵堂前到烧床柴地方的路两边插上24盏荷花灯,热热闹闹、亮亮堂堂欢送死者。待一切准备完毕,哀乐响起,满把满把的香在门口点旺,烧床柴仪式正式开始。参加悼念活动的队伍,按一定顺序(亲子女在前、后亲戚、朋友、邻舍等)每人拿好香、排好队,绕死者走三圈。当亲子女第三圈走完向外前,扛轿子人抬着轿子,沿着荷花灯,走在最前面。死者的女儿把着轿扛,死者的儿子捧着牌位,后面还跟着送包裹人。其他的亲友、邻里依次排队,持香默哀,绕灵三圈,正式送死者上路。轿子抬到指定地点后,伴随着包有死者衣物的包裹一起焚烧,死者亲男女在边上又是一番啼哭。烧完床柴,所有近亲人员,都要到有关人员手里,接过二根芦头和少量稻草,拖到灵堂里,铺在地上,讨个满地黄金的好口彩。

4.2、发孝、折(跪)长辈

按过去的习俗,即亲男女披麻带孝,穿颠反蒲鞋。现在是发扎头、围腰、串腰带、黑臂章(上面用白布写上孝父、孝母)。远一点的亲戚只发围腰、黑臂章。亲男女着好孝以后要折长辈。表达的是二个意思,其一、小辈在办丧事过程中如有考虑不周、照顾不全的,请长辈们多多包涵;其二、现在父母过世了,将来请长辈们多多照应!长辈们一般回应:你们做事想得很周到,我们以后会力所能及地关心照顾你们!

五、大殓日忙碌不堪

大殓是丧家最忙最痛苦的一天,需要生产队里男男女女社员帮忙出力。一般,本家的主丧人在大殓当天清晨,就带领自己弟兄在全小队家家户户走一遍,请大家搭搭手、帮帮忙。本家为了表示心意,给每位男士一包香烟。当天队里最忙的,当然是我的小伯。他要检查扎库情况;落实账房先生、白字薄子及写账的地方;落实送葬车辆、抬棺材人;开追悼会的,要明确主持人、落实悼词稿子;准备送给亡者的衣服和生产、生活用品(为化库作准备)等。

1、火化

火化是送死者去火葬场进行尸体处理。这个过程中,灵车出发和骨灰盒回家时,都要燃放炮杖,以示送迎。送葬来回的路上,都要撒米,以前也有丟黄草纸的,其初衷也是想为死者丟买路钱。

2、入土

按我们当地的习俗,从火葬场捧回的骨灰盒先放座台上,座台放公堂屋的上手,遗像放座台的正上方,牌位放座台的正中。台上放几碗豆腐小菜,台子外边放香烛一对,香烛中间放香炉一只,骨灰盒放在香炉南边,放好后,放上蛋一碗,放上洗面汤一盆(意思,刚才死者在火化时,脸一直钻在灰里,回家了,让其洗洗干净)。与此同时,老和尚继续在公堂屋外念经送行。此时,我小伯根据本家安排的入土地点(一般在自己的竹园里或老祖的坟旁边)派人事先掘好一个泥坑,待宅上有关顺序操作完毕,就由大儿子捧上骨灰盒,亲男女、孙男女、外甥男女手拿点好的香,带上银子一起欢送亲人。乐队尾随其后。到了指定地点,先在泥坑里化银子,意思把坑热一热,然后把骨灰盒放入,考究的人家分别用锹、用手填土,以示诚诚心心送亲人入土为安。

3、化库

即将扎库师傅为死者在天堂生活而准备的生产生活用品送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全部烧给他(她)。那么库包括那些内容呢?首先是一栋漂漂亮亮的二层楼楼房,还有灶头、锅子、洗衣机、空调、自行车、汽车等。当然,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鞋子、袜子,睡过的被头、帐子,亲人们送的花圈等都要放入房内。这里有四点特别注意:①房子的门必须向北,说明这是阴间用的房子;②必须有一件衣服放在房子上。什么道理?说不清楚;③有一双鞋子必须一只放在大门的外边,另外一只放在大门的里边。为什么?说明主人已经进宅了;④当开始化库时,亲人要一边哭,一边往房子上撒米。当化库临近结束时,一定要用石灰水封宅,防止强盗前来抢东西。

六、会亲羮饭始圆满

烧会亲羹饭,我们的理解是为死者举行同族群里列祖列宗的碰头宴。在大殓后的第二天,本家烧会亲羹饭,即把已经过世的所有老祖宗都请来吃饭。一般在公堂屋的中间摆二张桌子,又称总台,东北角的头位要留给死者坐。具体怎么操作呢?用二根芦头搭成一个梯子。这张梯子从座台架到总台上,然后把座台上的酒碗、筷子移到总台的头位,一边移一边给老祖宗们打招呼,xxx来了,他(她)新来慢到,各方面情况不太熟悉,请各位老长辈多多关照,多多照应。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上下百沙的做法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表达的丧礼程序,只代表了我老家长兴镇角浪的通常做法。由于我小伯已83岁高龄,他的记忆,他的操办以及我的表述只代表了我们老家那里的做法。这套丧礼的程序,虽然非常繁琐复杂又规范严整,但其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敬畏与敬重、孝顺与褒扬。而丧礼中的指挥者,是丧礼中的主要角色,他的指挥操作,能够确保丧礼的顺利进行。我小伯那种民间丧事的掌门人,他们敢于负责,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帮人助人的精神应值得弘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