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n

上海火化地点在哪里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服务 徐汇区田林街道漕溪路210号 / 爱龙华生命文化 64380004 国有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门服务;套餐服务;陪同服务

上海市宝兴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服务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西宝兴路833号 / 百年宝兴 56629007 国有 上海市文明单位 陪同服务、上门服务、套餐服务

上海市益善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闵行区梅陇镇老沪闵路1500号 / 亲情益善 54821444 国有 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 上门服务、陪同服务、套餐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浦东新区曹路镇龚路支路1401号 / 上海浦东殡仪馆 58562189 国有 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全国殡葬管理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 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遗体接运、预约礼厅服务,免费提供馆内陪同服务、公益小电影制作、电子跨火设施及其他便民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浦东新区惠南镇沪南公路9707号 / 南殡视点 58003331 国有 国家二级殡仪馆,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 提供全年无休服务,24小时接运遗体,24小时电话预约与咨询,承诺当天领取骨灰,免费提供轮椅使用、饮用水、小药箱物品急用等

上海市闵行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闵行区浦江镇沈杜公路2748号 / / 64110647 国有 国家二级殡仪馆;闵行区文明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机关档案工作市一级先进;上海市平安单位 提供全年无休服务、24小时预约接运遗体、免费提供饮用水、轮椅、雨伞、针线包、老花镜等

上海市宝山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宝山区杨行镇宝安公路111号 / / 56801501 国有 国家二级殡仪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诚信企业 免费提供饮用水、常用药品、雨伞等

上海市嘉定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嘉定区菊园新区嘉朱公路320号 / 上海市嘉定区殡仪馆 39903111 国有 国家一级殡仪馆、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 全年受理市民殡葬服务;提供24小时电话预约,遗体接运服务;免费上门咨询、策划、指导;馆内全程陪同;提供低消费套餐服务等

上海市金山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金山区朱泾镇金张公路6605号 / / 57317444 国有 国家一级殡仪馆;全国民政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诚信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 提供全年无休服务;24小时接运遗体;提供不同规格的礼厅布置服务;提供低消费套餐;免费提供常用药品、轮椅、饮用水、针线包、老花镜等服务

上海市松江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松江区中山街道松汇东路60号 / 上海市松江区殡仪馆 57831289 国有 国家一级殡仪馆、市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实行24小时遗体接运预约登记;提供全年无休服务;免费提供轮椅车;承诺当天领取骨灰

上海市青浦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青浦区盈浦街道青赵公路1919号 / 上海市青浦区殡仪馆服务号 59203790 国有 国家一级殡仪馆;上海市花园单位;区文明单位 24小时接运遗体服务;特色守灵服务;高规格的鲜花礼厅布置服务;根据丧户需求,提供上门服务;遗容水晶棺租用服务;大巴士租用服务;殡葬用品超市;高档丧家休息室

上海市奉贤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奉贤区青村镇金钱公路3008号 / 上海市奉贤区殡仪馆 57471292 国有 国家一级殡仪馆;全国殡葬改革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健康单位等 提供常用医药箱;提供残疾人专用推车;提供雨伞、饮用水;提供银联卡POS机刷卡;提供必要的殡葬咨询业务;提供980元殡殓服务最低消费套餐

上海市崇明区殡仪馆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崇明区新河镇草港公路3200号 / / 59374393 国有 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免费提供轮椅、常用药品等

上海市崇明区殡仪馆(长兴)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崇明区长兴镇长明村11组 / / 56851080 国有 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免费提供轮椅、常用药品等

上海市崇明区殡仪馆(横沙) 全市居民 殡仪、火化服务 横沙乡富民沙路1649号 / / 56890914 国有 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免费提供轮椅、常用药品等

你所不知的上海丧葬习俗

 葬礼是一种送别死者的传统仪式,在我国古代的传统中,葬礼有着许许多多严苛的规矩和繁琐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也逐渐形成了独特并且简单的葬礼风气和习俗。那么在上海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丧葬习俗呢?

  哭丧

  据说哭丧歌是民间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礼俗歌,在当地死了亲属,妇女不唱哭丧歌,被视为不孝。但是地道的哭丧歌已经不为常人所掌握,因此现在的丧礼往往花钱请专业人员前来哭丧。

  哭丧歌分为经、套头和散哭三部分。经是结合丧葬仪式唱的,亡人从断气、入材、出殡一直到做七,每一过程都有一种仪式;套头比较呆板,不能自由抒发,只要掌握套头的基本内容,哭丧时一般可以应付。

  所谓散哭,就是人死后,亲人悼念他时哭唱的歌,一般是围绕者生前的种种好处,和今后没有亲人的苦况的哭诉。这种哭还往往勾起对自己一生的坎坷和悲苦的诉说,所以一发而不可收,虽经人家再三劝阻,还情犹未尽,欲止不能。

  吃豆腐

  和北方一样,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故去都谓为喜丧,儿女们除了举办丧礼以尽孝心外,还要备下酒席以答谢亲朋好友。在上海,参加这样的丧礼俗称“吃豆腐”。

  说起“吃豆腐”的由来,可谓是传说众多。一个说法是,战国时人乐毅非常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饭的风俗并流传至今。

  另一个说法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崇尚神仙之术,天天服豆,希望可致长生。其父病死后,按礼仪三日之内须停厨熄火,所以刘安连吃三天冷豆腐。旁人见他把一团雪白的东西往嘴里塞,以为他吃的是什么凤髓羊酪,遂说他不守礼节。

  刘安乃于三日小殓后举办素席,答谢各方宾客,席间特备一道冷豆腐,说破真情。从此,孝子居丧多以豆腐为冷食,而成殓后以豆腐答谢吊唁宾客的习俗亦由此形成。当然,关于“吃豆腐”由来的说法还有很多种,但各种传说中都少不了豆腐,可见豆类食品确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第一天法事

  五七祭奠仪式的隆重还在于内容丰富的超度法事。超度法事一般要进行两天两夜,有着比较严格的礼仪规范和超度程序。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用八仙桌摆起供奉祭品和法器的台面。正南方是主祭台,摆放着死者的灵牌以及香炉烛台、贡品礼器、八九个用白纸折叠而成的长方形书册码放整齐,置于祭台左侧。

  东西祭台后方悬挂着描绘阴曹地府各殿情景的布幔。约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法师完成了主祭台前的超度仪式,接着带领一干道士分别又在东、西、北祭台诵经膜拜、做法超度。想必此项法事是在一一礼拜阴曹各殿,以求对亡者的礼遇。

  第二天法事

  用六张八仙桌叠起三层,最高一层上面放一座纸桥,一条白麻布从桥顶横贯,斜落于高高叠起的八仙桌两侧,远远望去极像一座石拱桥。此桥即象征着亡灵走完阳间的最后一步,也是踏入阴间的第一步——奈何桥。“桥”旁几条长凳一字排开,又像一座平整稳定的桥。

  死者的长子手托方盘,上面放有父亲的灵牌及香炉,他的对面是那个年轻法师,法师手摇铜铃口中念念有词的吟诵经文,身后有两名道士手持笏板附和吟唱,亡者亲属则围桥而立,随着法师的诵经节奏鞠躬默哀,气氛极为庄严。

  伴着法师的吟诵、哭丧人的痛哭,其他道士吹拉弹奏,奏响礼乐。就这样,法师一步一诵经,引导灵牌从地面踏上长椅,然后又在长椅上一步步诵经后退,直至走完长椅,象征着亲人平安走过奈何桥,也体现了亲人对死者的最终送别。

人死后丧事流程都有哪些?

 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身边的老人不断的离开我们,这个时候家属都是要给老人举行后事的,而很多家属对对于丧事的流程不是很了解,就没办法给逝者举行一个体面的葬礼。所以很多家属就会选择上海殡葬一条龙服务,那么人死后丧事流程到底有哪些呢?

  1、办理死亡手续: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开取的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4、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

  2)遗体整容;

  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

  5)领取骨灰。

  5、购买墓地:带领挑选合适的墓地福位,需要拿上火化证明或者死亡证明购买,确定好碑文和安葬日期,付款即可。

  6、骨灰安放:与陵园签订合同,并领取骨灰存放证。联系专业安葬师傅根据情况做安葬指导,不同情况价格不同。

上海葬礼流程和注意事项?

1、会前准备:殡葬服务人员会提前1小时到达殡仪馆,核对花篮挽联、治丧物料,以及为逝者布置礼厅、签到台,等待各位亲友前来;

2、请遗像:丧家通常需要提前30分钟到达殡仪馆,等待殡仪馆工作人员开厅后,在殡葬服务人员的指导下将逝者的遗像请入礼厅的相框内;

3、确认遗体:在追悼会仪式正式开始前,殡葬服务人员会带领丧家,对逝者遗体进行确认,家属确认无误后殡仪馆工作人员便开始待命,等待请灵柩入场;

4、来宾签到:追悼会仪式前15分钟,亲朋好友陆续到达,殡葬服务人员会引导来宾有序签到、领取手持花、佩戴黑纱等流程;

5、仪式开始:等待所有来宾到场后,葬礼司仪会宣布仪式准备开始,并提醒各位来宾将手机调至静音震动状态,以保证追悼会仪式的庄重肃穆;

6、灵柩入场:殡仪馆工作人员恭请逝者灵柩入场时,礼厅内会奏鸣哀乐,此时葬礼司仪会引导丧家上前共同扶灵;

7、安灵默哀:等待逝者灵柩推入围花之后,葬礼司仪会引导所有来宾手持鲜花行安灵礼,为逝者默哀;

8、致词环节:葬礼司仪会依次引导逝者公司领导、直系血亲上台面向逝者三鞠躬,致悼词、答谢词;

9、来宾献花绕灵:致词环节之后,葬礼司仪和礼仪人员会引导现场来宾,依次上前向逝者三鞠躬,并献上手中鲜花,而后有序绕灵一周,慰问逝者家属;

10、铺棺仪式:铺棺仪式开始前,殡葬服务人员会引导直系血亲上前,其他来宾停留在围栏后,让直系血亲有更多空间与逝者作最后告别。葬礼司仪会与礼仪人员相互配合,按照顺序为逝者铺上锡箔经文、衣物鲜花等,逾19项祭奠用品,并引导直系血亲参与其中;

11、封棺仪式:礼仪人员会引导逝者的4名直系血亲,按照长幼顺序为逝者敲上4颗封棺钉(通常子女辈优先,孙辈次之),再引导家中女眷为逝者铺上安息罩;

12、送灵出殡:待封棺完成后,殡葬服务人员会引导所有来宾跟随其后,为逝者作最后的送灵告别;

13、领取回礼:照传统丧葬风俗,殡葬服务人员会为现场随过帛金的亲朋好友,发放一份白事回礼;

14、来宾跨火:以上流程结束后,殡葬服务人员会带领所有亲朋好友前往殡仪馆内,或丧宴饭店周围进行跨行,至此整个追悼会流程才算完整结束。

白事菜谱十三个菜

白事菜谱如下:

一:凉拌牛肉,凉拌黑木耳,凉拌莲藕,大火腿,糖醋鱼,烧鸡整只,红烧猪蹄,紫菜蛋花汤,当季青菜两份,分别配腊肉和猪肉炒,梅干菜扣肉,芝麻圆,酥炸小于,蒸排骨,蒸莲藕,蒸鸡,蒸鱼【全部都是拌粉面炸过后蒸的]]糖醋排骨,

二:丧事办宴席,多叫丧宴、白宴,也有叫答谢宴的。既然是为丧事而办,那就当以丧事为中心,大致介绍一些中原地区的规矩。

丧宴有哪些?有葬礼宴、五七宴、百天宴、一周年宴、二周年宴、三周年大宴等。这里只说葬礼宴。

家中老人死亡之后,首先通知家族中人及近邻,然后是亲友,一般是排三(死后第三天)葬埋,第一天起火,撺忙人员一般是大锅烩菜加白米、馒头,也有外加几个凉热菜的,不过不开桌,自助餐形式的多。第三天开桌,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一般亲友为流水席,随吃随走。葬礼完毕后,姥娘家人及贵宾落座,正席开始,本家陪同。

丧宴菜品一般十六个菜八热八凉外加一鸡蛋汤,凉菜一般四荤四素,避甜品、避红色、避整只鸡鸭等,热菜多是六荤两素,鱼不用鲤鱼,鸡不用鸡爪,肉不用酱油,不红烧,避用内脏杂碎,虾,南瓜,青菜等。上菜顺序先热后凉,俗称“倒拉牛”。

丧宴开始于孝子请饭,叩头入席,入宴者不着红衣,不大声喧哗,不高谈阔论,不要酒斗酒,无酒实属正常,即便主家备薄酒,亦无人敬让,自己喝多少倒多少,少言速食,鸡蛋汤一上,即时离席。

丧事本悲哀,丧宴也就是管饭,没必要冲淡了这悲凉的气氛,办得不伦不类,让人笑掉大牙。

又有说法:葬礼上菜先凉后热人走了凉了亲朋友宜是热

白事菜谱十三个菜

凉拌牛肉,凉拌黑木耳,凉拌莲藕,大火腿,糖醋鱼,烧鸡整只,红烧猪蹄,紫菜蛋花汤,当季青菜两份,分别配腊肉和猪肉炒,梅干菜扣肉,芝麻圆,酥炸小于,蒸排骨,蒸莲藕,蒸鸡,蒸鱼【全部都是拌粉面炸过后蒸的]]糖醋排骨,

白事菜谱十三个菜

白事的话菜品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看

我就按我们这的说了,可以参考下。甲鱼火锅,粉蒸排骨,梅菜扣肉,干妈蒸鱼,珍珠圆子,鸡汤水饺,红烧牛肉,红烧肘子,青椒鳝丝,香芋地瓜丸,泥耗炒腊肉,葱爆鱿鱼卷,凉拌土豆粉!一共是13道菜,这个菜在农村就算是比较好的了!

白事菜谱十三个菜

白事是指家中死人,宾客来吊丧菜谱。上岁数的一般可以炖猪肉烩豆角,这道菜如果炖好了,佷香的。

可以炖牛肉,炖完牛肉后可以烩洋葱胡罗卜等。

可以做土豆辣子。

干煸豆角。

豆角煸出来佷香的。

可以做凉扮黄瓜。

凉扮菠菜。

可以做醋溜木须。

山炒木耳。

可以上东坡肘子等菜。

队里德高望重的丧事掌门人

崇明农村民风朴实、厚道,如那家遇到急事难事,大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丧事,从我有记忆至今,一直是一个生产队全体社员,或是几个生产队邻舍共同关心,大家参与的。生产队里从陪夜(亡者脱气之前的前几夜,长的10多天)开始,一直到亡者入土、烧总台为止。一个生产队,那么多人家,那么多人,连续一段时间,总要有人尽心尽职,出来统筹、协调。能够承担这种任务的人,要有几个必备条件:第一、要非常熟悉这套治丧流程;第二、在老百姓中,德高望重,大家尊重他,听他指挥,农村里土话叫“喊得拢”;第三、此人必须要有一个好身板,一身好力气,一个好脑筋。

这三条,缺一不可。这样的人选,是在长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磨练出来的,并且能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

根据我小伯的陈述:六、七十年代的治丧,一般经过如下几个流程:

一、闻丧讯不令而动

死人以后放炮杖,等于是向周边邻里宣告家有丧事。炮杖原来是在喜庆中燃放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才逐步沿用到丧事上,老百姓说,这叫“送开船”,沿用至今。凡听到三声炮杖,周边人们的第一反映是谁家有丧事了或谁谁谁开船了。听见队里有丧炮,我小伯总会第一个赶到现场,指导丧家处理后事。本家先将死者遗体移至公堂屋右侧,让其躺在用毛凳(没有凳横档的凳子)搁着的簾子上,给死者穿上新鞋子,揩好身,换上新的内衣。脚跟头,点上蜡烛,放上火盆。丫头们,一边哭,一边折银子送给死者路上付路费。另外,本家与我小伯商量发孝事项及报丧对象,组织第二天分地区的报丧队伍;商量治丧期间的菜单,确定厨师傅队伍;安排当天晚上烧小夜饭(一般以面条为主食)的掌勺人,后半夜的看夜人;落实好乐队、扎库人等有关事宜。

二、巧安排有条不紊

主丧人(一般指大儿子)带着弟兄姊们商议,方案确定后,按预先的分工,男的负责买菜,女的负责买几个领头的寿衣,包括大衣、帽子、领带(女长辈包括丝巾)等。第二天早饭过后,本队的邻舍,自行把自家屋里的台凳用粉笔在背面写好名字,送到办事人家的场心上。我小伯一边指挥送来的台凳放在指定的位置,一边组织有关人员在公堂屋前先用毛竹、竹头搭好架子,然后铺上簾子并用铅丝固定好,形成遮阳避雨的治丧专用棚子。在崇明话里,这个棚子的名称叫“牚”。死者的穿衣、整容,是在丧事的第二天,也就是烧床柴那天进行的。穿衣、整容前,要卸下前头屋的门板摆放遗体。如死者属长辈的,要用上首门板;而死者是幼辈的,一般用下首门板,如要用上首门板,必须征得长辈同意。

等女儿们买好衣服回来,约上午十点左右,组织有关人员给亡者理好发,穿上新衣,并将死者躺的公堂屋门板,移至公堂屋正中央。前面放上自家屋里的百仙台,台子的前面放上蜡烛、香炉,正中央放上几碗豆腐小菜。台子与死者躺的门板中间用三根竹架子分开,上面用被单挂好,一般被单上挂遗像。

三、报丧人听令行动

因当时通信条件极差,六、七十年代,没有手机,连电话也很少,传递信息只能靠人,靠11路电车(走路,当时自行车也少见)。我小伯按照本家提供的名单和地址,安排相关人员去完成这个任务。这里有几个细节说明:①报丧人不管下雨与否,须带好一把黑伞,并且要伞头朝前,这是报丧的一个标志;②报丧人到达目的地,向有关人员通报情况,并说清烧床柴、大殓的具体时间并代表主丧本家发出参加治丧活动的通知,一般要求烧床柴当天去吃晚饭;③按崇明农村的老规矩,报丧人到家,总要吃一点东西,那怕吃一碗白开水(热天喝口井水亦可),说明此事已办好。④被报丧的主人如客气,请报丧人进门就坐,烧一碗蛋(有的还留点心,即中饭)并支付辛苦费人民币2元左右。七十年代前,报丧铜钿只有二、三角钱。

四、丧事礼五花八门

1、竖幡杆

即竖幡杆木头。顾晓东先生在《崇明方言笔记——卷一》中写道:“遇有丧事,以前崇明的风俗习惯还要在宅前树立起一根高高的幡杆木头,上挂一面白旗,表示此宅上有丧事。因崇明地势平坦,无遮无挡,丧家宅前树起高高的幡杆,就是昭告邻舍亲友,算讣告的一种方式,也是以前人们群发信息的一种办法。幡杆木头接勿着铜勺柄,崇明人用以死者儿女尚幼,还不能成人接班。”

小伯还向我介绍了有关细节:幡杆木头要求竖二根,用对木,即又细又长的长梢木头。通常私人家里没有,我们这只角浪,以前到长兴镇木行租借。另外,幡杆木头用稻草分级,每岁一节,最上面扎三角白小旗和白灯笼。由于地域做法不一,这里有二个地方可能与晓东老师的笔记内容有差异:幡杆木头是竖二根还是一根?长兴镇角浪是竖二根,文中说的是一根;稻草分级的问题,是更具体化。我的观点:入乡随俗,不求统一。认可竖幡杆木头是我们过去乡村办丧事的一种习俗就可以了,但多数地方是竖二根幡杆木头的。

2、扎库、扎荷花灯

扎库、扎荷花灯,是为送烧床柴作的准备。我小伯一般在人死的当天,就要落实第二天扎库、扎荷花灯的人。什么是扎库、扎荷花灯?就是在本家或借邻居家场地,用芦头、纸、浆糊、线等材料,扎一顶轿子、四盏轿灯、四个轿夫、24盏荷花灯,为欢送死者作准备。七十年代前扎的库很简单,就像当年百姓的生活场景一样。现在扎库,总要扎一栋二层楼的楼房以及死者家里用的生活用品,如灶头、锅子、洗衣机、空调、自行车、汽车等,扎库的内容摆设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3、哭经(亦是烧床柴前的悼念仪式)

小伯告诉我,除在给死者着衣后,要哭梳头经外,还有多种哭经仪式。在烧床柴当天下午二、三点钟开始,由本家组织几个会哭经的女人,轮番哭七七四十九场,为死者西行的路上通关提示,扫清障碍。九千七是女儿送的盘缠,用于黄泉路上沿路买通路道。二万四是儿子送的盘缠,用于在阴间买田置宅。哭经时,要说明这些盘缠都是亲男女送的,钱的来路是清清白白的,血筋都掰得出的,不然会被关卡上当作来路不明而没收。哭经的内容里,还包括提示死者如何化钱通关,买通黄泉路上的各个关卡,如何在阴间买田置业、开宅建家等内容。旧时为防止遗忘,在死者的脚跟头放二只茶盅,一只是空的,一只放49粒黄豆,哭完一场,往空碗里放一粒黄豆。到后来,吊孝哭经也商业化了,哭九千七和二万四经,成为一种有关人员的专门职业,走家串哭,收费服务。

4、烧床柴、发孝、折(跪)长辈

烧床柴、发化、跪长辈是崇明丧家悼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正式开始欢送亡灵。八十年代后,丧家从烧床柴前的下午开始,要请乐队入场(有的双套,既有西洋乐队高奏哀乐,又有民间乐队吹唢呐),老和尚开始念经。

4.1、烧床柴

是吃好夜饭以后进行的丧仪。刚吃完夜饭,小伯一方面在指挥队里男社员清理灵堂前的吃饭台凳,另一方面要求大家还做三件事:1、在宅边物色好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铺好稻草,等会放轿子;2、在灵堂的前面抬出扎好的轿子,(轿子里放上牌位),请出四个待差(即扛轿子人)让他们在轿杠上喝酒待命。同时,在轿子的北边放一张大的方凳,凳中间放三只简单的过酒菜,凳四边放四只酒碗、四双筷子,用以招待待差。待安排就绪,化一点银子,算是本家给扛轿子人的工资;3、从灵堂前到烧床柴地方的路两边插上24盏荷花灯,热热闹闹、亮亮堂堂欢送死者。待一切准备完毕,哀乐响起,满把满把的香在门口点旺,烧床柴仪式正式开始。参加悼念活动的队伍,按一定顺序(亲子女在前、后亲戚、朋友、邻舍等)每人拿好香、排好队,绕死者走三圈。当亲子女第三圈走完向外前,扛轿子人抬着轿子,沿着荷花灯,走在最前面。死者的女儿把着轿扛,死者的儿子捧着牌位,后面还跟着送包裹人。其他的亲友、邻里依次排队,持香默哀,绕灵三圈,正式送死者上路。轿子抬到指定地点后,伴随着包有死者衣物的包裹一起焚烧,死者亲男女在边上又是一番啼哭。烧完床柴,所有近亲人员,都要到有关人员手里,接过二根芦头和少量稻草,拖到灵堂里,铺在地上,讨个满地黄金的好口彩。

4.2、发孝、折(跪)长辈

按过去的习俗,即亲男女披麻带孝,穿颠反蒲鞋。现在是发扎头、围腰、串腰带、黑臂章(上面用白布写上孝父、孝母)。远一点的亲戚只发围腰、黑臂章。亲男女着好孝以后要折长辈。表达的是二个意思,其一、小辈在办丧事过程中如有考虑不周、照顾不全的,请长辈们多多包涵;其二、现在父母过世了,将来请长辈们多多照应!长辈们一般回应:你们做事想得很周到,我们以后会力所能及地关心照顾你们!

五、大殓日忙碌不堪

大殓是丧家最忙最痛苦的一天,需要生产队里男男女女社员帮忙出力。一般,本家的主丧人在大殓当天清晨,就带领自己弟兄在全小队家家户户走一遍,请大家搭搭手、帮帮忙。本家为了表示心意,给每位男士一包香烟。当天队里最忙的,当然是我的小伯。他要检查扎库情况;落实账房先生、白字薄子及写账的地方;落实送葬车辆、抬棺材人;开追悼会的,要明确主持人、落实悼词稿子;准备送给亡者的衣服和生产、生活用品(为化库作准备)等。

1、火化

火化是送死者去火葬场进行尸体处理。这个过程中,灵车出发和骨灰盒回家时,都要燃放炮杖,以示送迎。送葬来回的路上,都要撒米,以前也有丟黄草纸的,其初衷也是想为死者丟买路钱。

2、入土

按我们当地的习俗,从火葬场捧回的骨灰盒先放座台上,座台放公堂屋的上手,遗像放座台的正上方,牌位放座台的正中。台上放几碗豆腐小菜,台子外边放香烛一对,香烛中间放香炉一只,骨灰盒放在香炉南边,放好后,放上蛋一碗,放上洗面汤一盆(意思,刚才死者在火化时,脸一直钻在灰里,回家了,让其洗洗干净)。与此同时,老和尚继续在公堂屋外念经送行。此时,我小伯根据本家安排的入土地点(一般在自己的竹园里或老祖的坟旁边)派人事先掘好一个泥坑,待宅上有关顺序操作完毕,就由大儿子捧上骨灰盒,亲男女、孙男女、外甥男女手拿点好的香,带上银子一起欢送亲人。乐队尾随其后。到了指定地点,先在泥坑里化银子,意思把坑热一热,然后把骨灰盒放入,考究的人家分别用锹、用手填土,以示诚诚心心送亲人入土为安。

3、化库

即将扎库师傅为死者在天堂生活而准备的生产生活用品送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全部烧给他(她)。那么库包括那些内容呢?首先是一栋漂漂亮亮的二层楼楼房,还有灶头、锅子、洗衣机、空调、自行车、汽车等。当然,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鞋子、袜子,睡过的被头、帐子,亲人们送的花圈等都要放入房内。这里有四点特别注意:①房子的门必须向北,说明这是阴间用的房子;②必须有一件衣服放在房子上。什么道理?说不清楚;③有一双鞋子必须一只放在大门的外边,另外一只放在大门的里边。为什么?说明主人已经进宅了;④当开始化库时,亲人要一边哭,一边往房子上撒米。当化库临近结束时,一定要用石灰水封宅,防止强盗前来抢东西。

六、会亲羮饭始圆满

烧会亲羹饭,我们的理解是为死者举行同族群里列祖列宗的碰头宴。在大殓后的第二天,本家烧会亲羹饭,即把已经过世的所有老祖宗都请来吃饭。一般在公堂屋的中间摆二张桌子,又称总台,东北角的头位要留给死者坐。具体怎么操作呢?用二根芦头搭成一个梯子。这张梯子从座台架到总台上,然后把座台上的酒碗、筷子移到总台的头位,一边移一边给老祖宗们打招呼,xxx来了,他(她)新来慢到,各方面情况不太熟悉,请各位老长辈多多关照,多多照应。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上下百沙的做法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表达的丧礼程序,只代表了我老家长兴镇角浪的通常做法。由于我小伯已83岁高龄,他的记忆,他的操办以及我的表述只代表了我们老家那里的做法。这套丧礼的程序,虽然非常繁琐复杂又规范严整,但其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敬畏与敬重、孝顺与褒扬。而丧礼中的指挥者,是丧礼中的主要角色,他的指挥操作,能够确保丧礼的顺利进行。我小伯那种民间丧事的掌门人,他们敢于负责,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帮人助人的精神应值得弘扬。

崇明旧俗——报丧

崇明旧俗——报丧

往期回顾:

钱维军 | 崇明旧俗——抬饭

钱维军|崇明旧俗——压胎

钱维军|崇明旧俗——做期过

钱维军|崇明旧俗——买卖婚姻

钱维军|崇明旧俗——冲喜

钱维军|崇明旧俗——拔亲

钱维军|崇明旧俗——吃小喜酒

钱维军|崇明旧俗——攀阴亲
报丧,在崇明地区俗称为报死,这是人死后料理丧事的一个必要程序。

所谓报丧,一般意义来说,就是把逝者的死讯发布出去,让大家知道本家有丧,近日需要料理丧事。这种发布,有本家亲自告知的,也有派专人告知的,还有通过竖幡杆、请鼓手牙装吹奏哀乐等方式来告知的。特殊意义上,是指亲自上门或专门派人前往有关亲眷人家告知死者的死讯以及丧事料理的安排,如告别仪式的时间和大殓的时间。崇明话中,告别仪式叫送烧床柴,大殓叫入墓(音同“热麻”)。

需要本家亲自前往报丧的,一般都是至亲。如父亲或母亲过逝了,当儿子的,要亲自上门告知舅父母或姨父母,告知伯父母、叔父母等至亲。告知时,要双手扶住长辈的肩膀,腿微屈、腰微弯,行折长辈礼,表示自己的未能尽孝和悲哀与无奈之情。

需要本家派人前往报丧的,大多是平常有人情(“情”字,读同“银”音)来往的老亲或远亲。同样是把死者的死讯以及丧事料理中的送烧床柴和入墓时间告知他们,请他们前来参加丧礼。崇明话中,前来报丧叫请吃素饭,参加丧礼不叫奔丧,叫吃素饭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家庭主妇前往参加丧礼叫吊孝(“孝”字,读同“化”音)。

邻里间的报丧,没有专门仪式,死者的死讯主要靠邻里们的相互传递和幡杆木头或鼓手牙装的哀乐音响来宣告的。平时有人情来往的邻里,会在丧礼大殓的当天,前来送人情、吃素饭。素饭是畅开吃的,有些叫化子或兜售丧礼用品的人也会夹杂在吃素饭人群里,俗称轧吃素饭。

有相关资料记载,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报丧”习俗。那么,看看崇明地区是如何具体实施的吧!

当确定病人已经断气、合眼后,家人会迅即把死讯发布出去。直系的亲眷人家,要由死者子女直接去长辈身边告知,如派另外的人报丧,会被认为是失礼的。只有平时不来往的老亲和远亲,才会派出专人前往报丧。原先,人死后是不放炮杖的。只是在八十年代之后,才逐步演绎为鸣放三个炮杖,这是死者死讯的普遍告知形式,也是宣告死者过逝的正式信号和第一信号,这是广泛意义上的报丧形式。作为报丧的首个信号,崇明人称之为“报丧炮”。边方邻居,听到三个炮杖声响,都会知道又有人过世了,要做丧事了。本队的邻居,不论男女老少,就会自觉地来到丧家,帮忙、协助本家一起料理丧事。

死讯炮杖是不会瞎发的,只有在死者梦去时(重度昏迷,暂时失去生命体征时),也会有放错炮杖的。但坊间也曾发生过危重病人,为消灾求太平,假发死讯的事。始作俑者明知自己死期已近,为苟延残喘,令子女放炮杖假发死讯,结果真的引来了不少邻里亲朋。人未死,放炮杖,真有点烽火戏诸侯的味道。假死者的这种胡搞,是要求得报丧消灾的效果。

除了大部分帮忙人要出前头屋、敛零碎外,必有几个人专门寻出一些稻柴个子来,然后相互配合着放绳、绞绳、合绳。稻柴绳的粗细与篅圈绳相似,但长度较短,只需五米左右即可。完成了六条稻柴绳的制作后,用三根绳子在幡杆木头上拦腰系上固定好,再在前头屋门口的前方,两侧对称地各竖起二根幡杆木头,木头上方绑着未修去竹枝、竹叶繁茂的小竹头,三根稻柴绳就像电线杆的襻桩线一样固定于敲入土地中的木桩头上。五六米高的两根幡杆木竖立起来时,上面还扎了一面纸质三角小旗,这是第二个报丧的信号。人们见到谁家有高高的幡杆木头竖起,就知晓那家要忙丧事了。住得近的丧家的亲戚,自然也就得悉了。但凡有点沾亲带故的,均会主动上门帮衬、吊唁死者。

放炮杖、竖幡杆,这两种报丧方式仅对边方邻居和路近的亲戚起到作用,而对于路远的亲戚显然是鞭长莫及了的。古时候的崇明交通不便,通讯联络更是极其不发达,对于路远的亲戚则只有通过第三种方式,进行上门报丧。

在协商、确定了烧床柴、入墓的具体日期之后,丧家会派出几支队伍,由专门的“报丧人”上门报丧,把逝者离世的消息、烧床柴和入墓的日期等信息传递到亲戚那里,以便人家能如期前来奔丧。

“报丧人”一般由邻里的男性担任,大人、小孩则不论,可能是长期受崇明老谱话“女人屋里囥、男人外头闯”的影响使然。一般两人一组,后来简化到一个人。丧家分别交代清楚亲戚家的姓名、地址后,各组就分头出发去报丧。

派出的各组报丧人,均有明确的分工,同方向或者顺路的为一组,每组均要报好几家。同一家族的亲戚,通常只报到长房一家,并非一个不拉地悉数报到,而由长房随后在兄弟姐妹之间转达到位即可。

不论晴雨,报丧人必须带一把油布伞,搿勒胳落傍里(即夹在腋窝下),伞头朝前、伞柄朝后。路人一看,就知道遇到的肯定是报丧人,如果报丧人询问,均会热情作答。报丧人到达了目的地之后,在丧家的亲戚家要将伞倒放堂前,以此表明凶信。报丧的人到了亲戚家的门口还不能径自入内,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

因为报丧是用伞来暗示的,所以亲戚的家人,看到在堂前放置的油布伞之后,立马就明白了门外人的来意。在核对完基本信息,确认无误后,才会邀请报丧人进入家门。

在报丧的时候,不能说谁谁谁死了,这样是不吉利的,往往都是用一种更委婉的说法,比如“老了”、“走了”等。如果直接说死了,这样不仅对死者不尊重,同时也会让逝者的亲人更难过,毕竟听起来更刺耳。

问清楚了入墓的确切日期后,接待的主人会立马动手滚三个鸡蛋,以招待报丧人,甚至给报丧人封一个红包,里面少则一角、二角,客气点的则为五角,或者更多。那时的报丧人,没有任何的交通工具,全凭两条腿赶路,远一点的就是几十里的泥泞小路,当然非常辛苦,口渴肚饥在所难免,得到一点营养补充也是未尝不可,完全可以理解的。

看在有滚蛋(水煮蛋)吃、又有红包拿的份上,在那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里,那可谓是一个油水十足的好差使,故有一些恘皮拉气的人会争着要去做报丧人,甚至于为争得这份肥差而闹得面红耳赤、恶语相向、大打出手。但识相之人,一般只吃滚蛋而不拿红包。更有那些报丧人如果本身与被报之家沾亲带故的话,则会感到难为情的,大家的生活都苦,三个滚蛋和红包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以买上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品维持数月,就会主动提出一切从免,非但不会拿红包,而且连滚蛋也不让烧的,自己动手到水缸里舀一碗冷水象征性地喝掉,就算完事。

当然,如何接拿红包,也是有语言技巧的,总得要先客套一番,否则一副极吼赖吼的腔调会被人看不起,并可能被人作为笑资而一辈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聪明人会竭力装作糊涂,表面上说:“我年纪轻轻的,不懂这一套规矩,我实在是不好意思的。但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拿啦!”也许人家本来也仅是空客气一番,只是做做样子的,被他这么一说,唯有被牵着鼻子骑驴下坡、拱手奉送的份了,心里是那叫一个心痛啊!可又无可奈何,而报丧人则是在旁上一个劲地偷着乐呢!

穷乡僻壤,断文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况且有些报丧人是冲着滚蛋、红包而争来的机会,尚未完全听清主人家的交代,就屁颠屁颠地急着走了。走到半道上,却已把主人的交代记不全了,抓破了脑袋还是回想不起来,于是也就闹出了许多报错的笑话来,让人哭笑不得。

在崇明,还有一些姓氏,如果不加以仔细的区分,是很容易混淆起来的,像“卢”“罗”不分、“陆”“络”不分、“顾”“古”不分、“周”“邹”不分、“曹”“邵”不分、“陈”“程”不分、“肖”“萧”不分、“裘”“仇”不分、“章”“张”不分、“闻”“文”不分、“卫”“魏”不分、“毛”“茅”不分、“林”“凌”不分、“付”“傅”不分、“殷”“应”不分……碰巧名字相同,张冠李戴,以为是找对了人家,一五一十,如此这般;加上接待者也是马大哈,或者非长辈而是晚辈,闹不清里面的根根梗梗,又不问个明明白白,稀里糊涂地应承了下来,那么就有得好戏看了。等到匆匆忙忙赶去奔丧时,见到的却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这样的事例曾经听闻过不少。

还听说过,有报丧人出去后晕头转向,而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到夜勒,仍不见报丧人回来交差,害得人家还要发动一伙人,扯上篮围腰旗,去分头寻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给添乱。

在崇明自古就有“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的规矩,报丧的范围仅限于亲戚,朋友之间通常不报丧。报到朋友那里,太愚蠢了。朋友,是客气人头,也报的话,明着问人家要人情,坍宠会坍到南天门了,是丢不起那人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竖立幡杆木头、鼓手牙装已经在崇明绝迹。其后,铜管乐队(俗称军乐队)以退出婚庆礼俗的代价,在农村丧葬场合热闹了一阵子,炮杖也随之出现在丧葬礼俗中。随着政府对烟花爆竹的严格管控,如今的炮杖也成了紧俏商品。有钱难买到炮杖头,家有重病者,一看苗头不对,都会想方设法托人去“五七”农场那里紧急采购,以备不测之需。突遭变故的家庭,则到周边邻里中相互调剂,而有炮杖的人家,也大多慷慨相让。

报丧风俗演化至今,崇明地区仍以燃放三个炮杖作为报丧的第一信号。而随着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话(座机)和手机报丧逐步取代了人工报丧。一机在手,报丧不愁,上门报丧的形式逐渐消失。不管亲眷近远,报丧都通过电话和微信来解决,省事且不易出错。现在,政府提倡丧事简办,群众也有缩小丧事规模的意愿,报丧范围随之缩小,远七远八的亲戚一般不再通知了,有的甚至连头表亲也不再通告。对于不请自来者,则表示热忱的欢迎。

移风易俗,丧事简办,使报丧的范围逐步缩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吊唁者不请自到,更能体现出对死者的高度尊重。骨肉同胞或亲友中感恩戴德、重情重义者,自然会不远万里赶来奔丧、吊唁。过去大范围报丧,使好多人家勉为其难,本来不想去,人家报了又不得不去。现在不报丧或少报丧了,送人情成了自愿行为。过去报丧送人情,常常是一种人情交换行为,你送我多少,我也还你多少。亲眷接到报丧信息后,总要根据自己家的人情帐,来决定人情的多少。

总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丧事新办和简办已经成为社会新风。报丧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风俗,也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上海一男子大闹葬礼、拒将母亲落葬

父母为减轻子女负担,提前买好合葬墓地,没想到儿子因不满遗产分配方案大闹葬礼,拒绝让老人入土为安,一拖就是7个月之久。女儿们无奈诉至法院。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青浦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了判决。

陈阿姨夫妻生育了三女一子。为减轻子女负担,夫妻俩省吃俭用,在女儿的陪同下,提前在某墓园购买了合葬墓地。墓穴证书的使用人登记的是夫妻俩的名字,认购人写的是儿子王林的名字,墓穴证书由长女保管。2016年,陈阿姨老伴离世,落葬于合葬墓地。其后,墓穴证书交由王林保管。

陈阿姨与王林一家挤住于一间50平的老屋内。陈阿姨提前就该老屋在内的财产进行分配,写下遗嘱并完成公证。

2022年,陈阿姨因病去世,完成追悼仪式和遗体火化后,准备办理落葬时,王林却因母亲将房产留给女儿们而心生不满,大闹现场,要求三姐妹书面承诺放弃遗产继承。三姐妹未同意,王林拒绝将陈阿姨落葬,并向墓园表示,他不到场谁都不许安排落葬。陈阿姨也就一直未能入土为安,骨灰在墓园寄放长达七个月之久。三姐妹无奈将王林和该墓园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协助办理陈阿姨的落葬手续。

三姐妹诉称,墓穴证书登记的使用人为其父母,费用也是由两位老人支付的。母亲作为墓穴的实际使用人,虽已去世,但应享受的权利不应被剥夺,王林和墓园的行为损害了母亲依法享有对墓穴的使用权。三原告作为老人的亲属,有权请求法院判令王林和墓园协助办理陈阿姨骨灰安葬事宜。

王林辩称,母亲的下葬时间自己另有安排,之所以尚未办理下葬手续,是因为其中两个姐姐太强势,父母的遗产分配未能协商一致,自己也是一气之下不同意将母亲落葬。

墓园辩称,本案系争墓穴证书上认购人是王林,按照规定,落葬手续须由认购人办理,但由于王林一直拒绝办理相关手续,故墓园无法安排陈阿姨骨灰安葬事宜。

法院认为,根据墓穴证书,案涉墓穴系为老夫妻俩的利益而购买,供两人殡葬使用,陈阿姨享有对该墓穴的使用权。鉴于陈阿姨客观上无法为自己主张权利,基于公序良俗,在其亡故后,三原告作为其女儿,有权代为行使该权利,故该墓园有义务协助三原告办理陈阿姨的骨灰落葬手续。案涉墓穴的认购人王林,作为陈阿姨的儿子,理应尊重死者入土为安的心愿,断不能以死者遗产分配存在争议为由拒绝办理落葬手续,此举有悖于一般社会道德。王林在其力所能及之范围内让母亲身后得到安详之所,系为人子女的伦理底线,其有义务协助办理陈阿姨的落葬手续。

综上,三原告要求王林及墓园协助办理陈阿姨落葬手续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法官表示,《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子女在父母亡故后应当妥善安葬、安置父母的遗体或骨灰,此行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符合我国传统伦理的一般观念,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应纳入《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的公序良俗范畴。王林作为人子,因父母遗产分配问题,拒绝为母亲办理下葬,并以此相挟,不仅侵害了其母亲享有的墓地使用权,更是违背了公序良俗。入土为安系人伦之大事,相较遗产之纠葛,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墓穴的购买者不得转让墓穴,墓穴使用人的姓名不得变更。墓穴作为一种特殊物品,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本案中,根据墓穴证书可以明确得知陈阿姨是系争墓穴的使用权人,故安排陈阿姨落葬是符合墓地购买合同的约定的。

因墓地使用权的行使时间客观上发生于权利人陈阿姨死亡之后,故权利人陈阿姨实际上已无法自己行使该权利。按照公序良俗和我国的民族传统,在陈阿姨亡故后,三原告作为其女儿,有权代为行使该权利,这也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

为何夫妻互不送葬?

夫妻互不送葬,这是老年间的说法,只要你打算再婚就不去送葬,但是现在是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夫妻一场是个缘分,送上一场未必不可,所以说现在送行的夫妻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人都是有感情的,不要被一些老的说法束缚了,这样自己心里未必没有疙瘩。

火葬出来后遗像由谁来抱?

孙子抱!抱骨灰盒的是孝子,抱遗像的是贤孙。

出殡时,长子砸瓦起灵,抱着骨灰盒走在前面,长媳抱着香油罐走在第二,长孙抱着老人遗像位于第三。后面是孝女、侄女、孙女们。讲究儿前女后,丧葬应以儿子为主。女婿虽然法律上也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但在丧事上一般不用陪灵,不算子女属于亲戚。儿子按长幼排完,后面才是媳妇、女儿,即使长女也要站在儿媳后面。

没有儿子的过世老人,骨灰由侄子抱,侄孙抱遗像